第一節(jié)概述
近年來,由螨蟲引起的疾病在各種媒體中被大量提及,使得螨蟲危害日益成為人們所關心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問題。隨著城市住宅的結構趨向于封閉性單元,致使室內(nèi)通風性差,加上家庭空調(diào)設備的普及化,不但是夏季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就是冬季室內(nèi)的溫濕度也不低,從而形成了全年都具各微生物(包括螨蟲)良好的生長繁殖條件。據(jù)1989年英國調(diào)查59戶家庭的室內(nèi)塵埃中螨蟲過敏源量,遠超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規(guī)定室內(nèi)過敏源的臨界濃度2μg/g。據(jù)有關部門監(jiān)測,在上海、北京等生活水平較高的城市,居家中螨蟲分布以地毯多,其次為棉被,再其次為床墊、枕頭、地板、沙發(fā)等,在這種可以提供溫暖、潮濕及食物來源的居室環(huán)境下,存活的螨類共有16種之多。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臺灣地區(qū)75%住家中都充斥著塵螨,室內(nèi)每克灰塵隱藏著一萬只以上的塵螨,遠高于誘發(fā)過敏氣喘所需要的每克灰塵含有100-1000只以上塵螨的濃度。
很早以前人們在接觸書柜或衣箱屋塵時就會發(fā)生打噴嚏、流鼻涕等情況,知道屋塵可引起過敏反應,但一直不知道主要過敏原是什么,直到1969年才知道屋塵中的主要過敏原是螨蟲。螨蟲是一種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害的生物,能傳播病毒、細菌,可引起出血熱、皮炎、毛囊炎、疥癬等多種疾病。據(jù)資料顯示,有60%的哮喘病人對塵螨抗原會產(chǎn)生過敏反應,80%的兒童哮喘起因于塵螨抗原過敏。國外的大量臨床研究也發(fā)現(xiàn),兒童早期時家庭中塵螨過敏原的暴露程度與后來發(fā)展成哮喘的兒童之間是密切相關的。
人們適宜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是室內(nèi)螨蟲繁殖的良好條件,尤其是在食物充足的地方。室內(nèi)螨蟲能存活約四個月,在此期間它能產(chǎn)生200倍于體重的糞便,并孵下達300個卵。這就清楚地表明;為什么室內(nèi)過敏源會在很短時間劇速增加。室內(nèi)螨蟲本身不是過敏源,但其排泄物及其殘骸等是強烈的變應原,會引起全身性變態(tài)反應,包括變應性哮喘、變應性鼻炎、變應性濕疹/皮炎、變應性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螨性變應占各該病種的80%左右。致喘蛋白是螨蟲腸內(nèi)分泌的消化液,其效力十分強烈。對此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只能進行預防,就是必須控制螨蟲的數(shù)量。
2003年全球哮喘防治策略(GINA)委員會提出全球哮喘病人估計有3億,2000年我國兒童哮喘患病率為0.5-3%,初步估計中國有1000萬左右的哮喘兒童,全國共有2500萬左右的哮喘病人,而2000年國內(nèi)在27城市調(diào)查兒童哮喘患病率較1990年上升70%左右,有的大城市則上升了一倍還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注意家居生活環(huán)境,防螨抗菌紡織品和家居用品不僅可以抑螨、驅螨,有效防止與塵螨有關皮膚病的發(fā)生,還可以抗菌、抑制細菌的繁殖,明顯改善人們生活環(huán)境。因此防螨紡織品具有廣泛的社會需求。
防螨整理是紡織染整技術和醫(yī)學、化工的新型交叉學科。鑒于國內(nèi)這方面的專門報導不多,本章介紹了螨蟲與室內(nèi)螨蟲的相關知識及其危害,將各種防螨措施做一歸納,并重點介紹了防螨織物的防螨原理、方法、工藝及效果評價方法,并論述了防螨織物的進展情況,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第二節(jié)、螨蟲及其危害
一、螨蟲的基本知識
螨蟲屬蛛形綱,其軀體分頭胸部及腹部或頭胸腹愈合為一體,無觸角,無翅,是小型節(jié)肢動物,外形有圓形、卵圓形或長形等。螨蟲的體長通常為0.1mm到0.5mm,需要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其形態(tài)。蟲體基本結構可分為顎體(gnathosoma),又稱假頭(capitulum)與軀體(idiosoma)兩部分。
①顎體:位于軀體前端或前部腹面,由口下板、螯肢、須肢及顎基組成。
②軀體:呈袋狀,表皮有的較柔軟,有的形成不同程序骨化的背板。此外在表皮上還有各種條紋、剛毛等。有些種類有眼,多數(shù)位于軀體的背面。腹面有足4對,通常分為6節(jié)(包括基節(jié)、轉節(jié)、股節(jié)、膝節(jié)、脛節(jié)和跗節(jié)),跗節(jié)末端有爪和爪間突。氣門或有或無,位于第4對足基節(jié)的前或后外側,生殖孔位于軀體前半部,肛門位于軀體后半部。
螨蟲的生活史可分為卵、幼蟲、若蟲和成蟲等期,若蟲與成蟲形態(tài)很相似,但生殖器官未成熟,成熟雌蟲可產(chǎn)卵、產(chǎn)幼蟲,有的可產(chǎn)若蟲,有些種類可行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在生活史發(fā)育過程中有1~3個或更多若蟲期。螨蟲的成熟期因季節(jié)而異,夏季為3-4天,春秋季要3日-2周。螨蟲的生存期視種類而定,從2周到4個月不等。
螨蟲容易寄生的是人的額面部,包括鼻、眼周圍,唇、前額、頭皮等,其次于乳頭、胸、頸等處,少量寄生通常沒有明顯癥狀,或有輕微癢感或刺痛,局部皮膚略隆起為堅實的小結節(jié),呈紅點、紅斑、丘疹狀,可持續(xù)數(shù)年不愈。成年人感染率高達97.68%。螨蟲的分泌物、糞便、蛻皮和尸體對人體都有危害。螨蟲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①過敏性疾病 塵螨能致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類、過敏性皮膚。
②寄生:疥螨寄生于人體皮內(nèi)引起疥瘡;蠕形螨寄生于毛囊、皮脂腺引起蠕形螨病。
③ 叮刺或毒螫:革螨、恙螨叮刺人時可致皮炎
④ 吸血:蜱吸血量大,飽血后蟲體可脹大幾十倍甚至100多倍。
⑤ 傳播疾病:⑴病毒病:革螨及恙螨可傳播流行性出血熱。⑵立克次體病:恙螨傳播恙蟲病,革螨傳播立克次體痘。⑶細菌病:革螨傳播兔熱病。⑷螺旋體病。
螨傳播疾病的特點:①傳播人獸共患疾病。②病原體經(jīng)卵傳播較普遍。③既是傳播媒介,也多是病原體的貯存宿主。④所傳疾病通常呈散發(fā)性流行。
二、常見的幾種螨蟲
與人們關系密切的有以下幾種:塵螨、恙螨、革螨、蠕形螨、疥螨和粉螨等,現(xiàn)對其進行詳細介紹:
1、塵螨:
全世界有許多人遭受塵螨過敏之苦,它普遍存在于家居環(huán)境中,如臥具、地毯、坐墊、枕頭、褥被、衣物等,甚至小孩的絨毛玩具,都是塵螨繁殖的地方。它們也寄生生于食物、貓、狗等動物身上。據(jù)調(diào)查,每克屋塵中可含多達1350個塵螨,床鋪中可含有多達200多萬個塵螨。它的適宜生活濕度為20-30℃,溫度再高時,發(fā)育雖能加快,但死亡率隨之增高。低于20℃時則發(fā)育減慢,低于10℃不能繁殖。適宜濕度為相對濕度80%,裝備了空調(diào)、地毯的房間是其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塵螨是一種齒食性自生螨,以粉末性物質(zhì)為食,如人和動物的皮屑、分泌物、排泄物、面粉、棉子餅和真菌等。
塵螨是一種類似蜘蛛及頭虱的生物,屬于真螨目,蚍螨科。其體長為橢圓形,只有三分之一毫米,其生活史分卵、幼蟲、第一期若蟲、第二期若蟲和成蟲五個時期。幼蟲有足3對,第一若蟲足4對,具生殖乳突1對,第二若蟲足4對,生殖器尚未發(fā)育,具2對生殖乳突,其他特征基本與成蟲相同。成蟲的交配約在化蟲后1~3天內(nèi)進行,雄蟲終生都能交配,雌螨僅在前半生交配,一般為1~2次。一生產(chǎn)卵約20~40個,產(chǎn)卵期為一個月左右。雄螨存活60天左右,雌螨可長達150天。在顯微鏡下的塵螨如圖1所示:
屋塵螨雄蟲背腹面
塵螨的散布主要通過攜帶。塵螨性過敏屬于外源性變態(tài)反應,病人往往有家族過敏史或個人過敏史。至于過敏原的性質(zhì),一種意見認為是來自于塵螨的分泌物、排泄物、蛻下皮殼和死亡蟲體,尤其是這些代謝產(chǎn)物在細菌與真菌作用下分解為微小顆粒,能在空氣中飄浮,易被吸入,都是強烈的過敏源;另一種意見認為塵螨能夠匯集屋塵的過敏原,其腸道是一個極好的環(huán)境,適于產(chǎn)生過敏原的分解產(chǎn)物,所以螨本身并不是過敏原。盡管過敏原普遍存在于環(huán)境中,但其發(fā)病的原因主要與體質(zhì)的特異反應性有關。當吸入過敏原后,機體能產(chǎn)生較多的塵螨特異性IgE抗體,此抗體能滲入呼吸道粘膜,并與相應抗原在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表面相結合,使之成為致敏組織。當再次吸入塵螨性抗原后,在鈣離子參與下,導致肥大細胞潰破和嗜堿性顆粒脫顆粒,促使釋放多種生物活性物質(zhì),導致細支氣管的平滑肌痙攣、粘膜水腫、分泌亢進和細支氣管阻塞等病變,這屬第Ⅰ型變態(tài)反應。過敏體質(zhì)者易產(chǎn)生特異性IgE抗體。
其臨床表現(xiàn)如下;
塵螨的分泌物、代謝產(chǎn)物和死亡蟲體是強烈的致敏源,可引起過敏性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嬰兒濕疹和慢性蕁麻疹等。
(1)塵螨性哮喘:屬吸入型哮喘,是一種呼吸系統(tǒng)頑固疾病,并且發(fā)病率較高,它是由于懸于空中的塵螨代謝產(chǎn)物(排謝物、脫落的皮殼等)被吸入粘在呼吸道粘膜上而引起,初發(fā)往往在幼年時期,有嬰兒溫疹史,或兼有慢性細支氣管炎史。突然、反復發(fā)作為本癥候的特征表現(xiàn),出現(xiàn)胸悶氣急,不能平臥,呼氣性呼吸困難,嚴重時因缺氧而口唇、指端出現(xiàn)紫紺。每次發(fā)作往往癥狀較重而持續(xù)時間較短,并可突然消失。春秋季好發(fā),這與環(huán)境中塵螨數(shù)量增多有關。發(fā)作常有睡后或晨起。螨蟲的存在使哮喘等過敏性疾患的發(fā)生率迅速增加,特別是對嬰幼兒危害尤其嚴重。兒童哮喘90%是由螨蟲引起。諸如螨蟲引發(fā)支氣管哮喘的病例,國內(nèi)外都有很多報道。
(2)過敏性鼻炎 一旦接觸過敏原可突然發(fā)作,持續(xù)時間與接觸時間和量的多少有關,癥狀消失也快。表現(xiàn)為鼻塞、鼻內(nèi)奇癢,連續(xù)噴嚏和大量清水鼻涕。鼻涕中有較多嗜酸性粒細胞。檢查時可見鼻粘膜蒼白水腫。
避免接觸塵螨是降低過敏癥狀的途徑之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防螨織物,將枕頭、床墊、被褥套入防螨被褥套內(nèi),這樣不僅使內(nèi)部的塵螨無法穿透隔離材料、無法以人類的皮屑為食,同時外界的塵螨也無法再進入床墊、枕頭及被褥中進行繁殖,從而達到控制塵螨的目的。好的防螨材料是有彈性、透氣的、很細的織物纖維或非織物合成材料。
2.革螨:
革螨可引起皮炎、奇癢、皰疹、紅色丘疹、腸螨病、傷寒、鼠疫、立克次體病、螺旋體病和病毒性疾病。革螨又稱“腐食螨”。其各種類繁多,它的生活方式可分為自由生活與寄生生活兩種類型。后者主要寄生在小哺乳類動物和鳥類體上的巢穴中,能反復吸血。
革螨的活動受溫度、濕度和光線的影響。對這些條件的適應性因種而異。柏氏禽刺螨適應于25~30℃,毒厲螨為23~35℃。多數(shù)革螨喜潮濕環(huán)境,但雞皮刺螨在相對濕度20%時活躍。有的種類在光亮條件下較活躍,另一些種類則避光,如雞皮刺螨白天躲藏在縫隙內(nèi),夜間侵襲宿主。多數(shù)革螨晝夜均可吸血。大多數(shù)革螨整年活動,但有明顯的繁殖高峰。如格氏血厲螨、耶氏厲螨和上海猶厲螨是秋冬季繁殖;柏氏禽刺螨和雞皮刺螨在夏秋季大量繁殖。
革螨體卵圓形或橢圓形,有角化的黃色或褐色骨板,長0.2-0.5mm,蟲體分顎體和軀體兩部分,顎體位于軀體的前端。4對足位于體前半部,背板上有較多的剛毛,軀板橢圓形。其顎體位于軀體前方,由顎基、螯肢及須肢組成。顎基緊連軀體,形狀不一。螯肢由螯桿和螯鉗組成,雄螨的螯鉗演變?yōu)閷Ь骸<纳N類的螯肢呈剪刀狀或針狀;自生生活種類的螯肢呈鉗狀。須肢呈長棒狀,因基部與顎基愈合。其軀體:背面具背板,大多1塊,少數(shù)種類2塊。背板上的剛毛數(shù)目和排列的毛序,因種而異。軀體腹面靠近顎體后緣的正中有一個叉形的胸叉。雌螨腹面有幾塊骨板,由前而后分別為胸板、生殖板、腹板及肛板,有些蟲種的生殖板和腹板可愈合為生殖腹板。雄螨腹面的骨板常愈合為一塊全腹塊。雌蟲的生殖孔呈橫縫隙狀,位于胸板之后,被生殖板遮蓋;雄蟲的生殖孔位于胸板前緣,呈漏斗狀。氣門1對,呈圓孔狀,位于第3、4對足基節(jié)間的外側,有向前延伸成管狀的氣門溝。足4對,分6節(jié),足Ⅰ跗節(jié)背面亞端有一個跗感器,司感覺。
革螨大多數(shù)營自生生活,少數(shù)營寄生生活。營自生生活的革螨孳生于枯枝爛葉下、草叢和土壤里、禽畜糞堆和倉庫貯品中。寄生生活的革螨,多數(shù)寄生于宿主的體表;少數(shù)寄生于體內(nèi),如鼻腔、呼吸道、外耳道、肺部等。體外寄生的革螨根據(jù)其寄生時間的長短又分為兩個類型:①巢棲型:整個發(fā)育和繁殖過程都在宿主巢穴中進行,僅在吸血時才與宿主接觸,對宿主無嚴格的選擇性,如血革螨屬、禽刺螨屬、皮刺螨屬等。②毛棲型:長期寄生在宿主體上,較少離開宿主,可在其巢穴里生活,對宿主有較明顯的選擇性,如赫刺螨屬、厲螨屬等。營自生生活的革螨主要捕食小型節(jié)肢動物,也可以腐敗的有機物質(zhì)為食。寄生性革螨以刺吸宿主的血液和組織液為營養(yǎng)。巢棲型革螨的吸血量較大,耐饑力較強;毛棲型革螨一般吸血量較小,耐饑力差。
革螨可引起革螨性皮炎,革螨侵襲人體刺吸血液或組織液,可引起革螨性皮炎(gamasidosis)。患者局部皮膚出現(xiàn)直徑為0.5~1.0cm紅色丘疹,中央有針尖大的刺螯痕跡,奇癢,重者出現(xiàn)丘疹樣蕁麻疹。侵襲人體的革螨,常見者為柏氏禽刺螨和雞皮刺螨。另外還可傳播疾病:⑴流行性出血熱:是鼠類中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體為病毒。以發(fā)熱、出血傾向、休克和腎損害為特征。我國學者證實格氏血厲螨、廄真厲螨、鼠顎毛厲螨及柏氏禽刺螨均有自然感染,并能經(jīng)卵傳遞。認為革螨對流行性出血熱可起媒介和貯存宿主作用。⑵森林腦炎:已知有10余種革螨可以自然帶病毒。柏氏禽刺螨和雞皮刺螨可以實驗感染動物并能經(jīng)卵傳遞。⑶立克次體痘:又稱皰疹性立克次體病。是由小蛛立克次體(Rickettsia akari)引起的,由血紅異皮螨(Allodermanyssus sanguineus)經(jīng)卵傳遞傳播的伴有皰疹的發(fā)熱性疾病。⑷Q熱:曾在Q熱自然疫源地從數(shù)種寄生革螨中多次分離出Q熱立克次體。格氏血厲螨、毒厲螨、柏氏禽刺螨和雞皮刺螨等通過實驗可感染動物,后兩種可經(jīng)卵傳遞病原體。⑸地方性斑疹傷寒:從柏氏禽刺螨和毒厲螨均分離出本病病原體莫氏立克次體,前者可實驗感染動物,并可經(jīng)卵傳遞。⑹細菌性疾病:曾從柏氏禽刺螨、格氏血厲螨等數(shù)種革螨分離出兔熱病病原體,也曾從幾種寄生革螨(如柏氏禽刺螨)分離出鼠疫桿菌,并均可實驗感染動物和經(jīng)卵傳遞,但后者在自然界中是否能起傳播作用尚未得到證實。
3.恙螨:
恙螨幼蟲的宿主范圍很廣泛,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以及無脊椎動物,主要是鼠類,有些種類可侵襲人體。多數(shù)種類的恙螨對宿主無特異的選擇性,但也有一些種類有專門的選擇性,僅寄生在某些種類動物體上。大多恙螨幼蟲寄生在宿主體外,多在皮薄而濕潤處,如鼠的耳窩、會陰部,鳥類的腹股溝,翼腋下,爬行類的磷片下等。在人則常寄生在腰、腋窩、腹股溝、陰部等處。
恙螨的成蟲和若蟲營自生生活,幼蟲寄生在家畜和其他動物體表。過去中醫(yī)書籍中稱作沙虱,它可引起皮疹、皮膚局部組織壞死和烈性傳染病――恙蟲病。其幼蟲大多橢圓形,紅、橙、淡黃或乳白色。初孵出時體長約0.2mm,經(jīng)飽食后體長達0.5~1.0mm以上。蟲體分顎體和軀體兩部分。顎體位于軀體前端,由螯肢及須肢各1對組成。顎基在腹面向前延伸,其外側形成一對螯盔(galea)。軀體背面的前端有盾板,呈長方形、矩形、五角形、半圓形或舌形。盾板上通常有毛5根,中部有2個圓形的感器基(sensillarybase),由此生出呈絲狀、羽狀或球桿狀的感器(sensillum)。多數(shù)種類在盾板的左右兩側有眼1~2對,位于眼片上。盾板后方的軀體上有橫列的背毛,其排列的行數(shù)、數(shù)目和形狀等因種類而異。氣門如存在,則位于顎基與第一對足基節(jié)之間。
恙螨生活史分為卵、前幼蟲、幼蟲、若蛹、若蟲、成蛹和成蟲等7期。幼蟲具有3對足,若蟲與成蟲都具有4對足。現(xiàn)以地里纖恙螨為例作簡介。
雌蟲產(chǎn)卵于泥土表層縫隙中,卵為球形,成堆,淡黃色,直徑約0.15mm。經(jīng)5~7天卵內(nèi)幼蟲形成,卵殼破裂,逸出一個包有薄膜的前幼蟲(prelarva)。再經(jīng)10天左右發(fā)育,幼蟲才破膜而出。遇宿主即爬到體上寄生,在宿主皮薄而濕潤處叮刺,經(jīng)2~3天飽食后,墜落地面縫隙中,3~7天后靜止不動形成若蛹(nymphochrysalis),蛹內(nèi)若蟲發(fā)育成熟后,從蛹背逸出。自幼蟲靜止至若蟲孵出約需12天。若蟲經(jīng)10~35天靜止變?yōu)槌捎迹╥magochrysalis),成蛹經(jīng)1~2周發(fā)育為成蟲。若蟲與成蟲的形狀相似,軀體多呈葫蘆形,體被密毛,狀似紅絨球,有足4對,第1對特別長,具觸角功能。雄蟲性成熟后,產(chǎn)精胞以細絲粘于地表,雌螨通過生殖吸盤攝取精胞并在體內(nèi)受精。經(jīng)2~3周開始產(chǎn)卵,一生產(chǎn)卵100~200個,完成一個世代約需3個月,每年完成1~2代,成蟲壽命平均288天。
據(jù)報告,溫州纖恙螨是浙江部分地區(qū)的媒介,可能還有須纖恙螨等,它們都是沙紅色的中小型螨種。它的孳生地均在宿主經(jīng)常活動場所,如潮濕溪流和田埂岸邊、灌叢或草叢中以及森林覆蓋的落葉層等處。恙螨的宿主除人類外,哺乳類、鳥類等體上都有各自專性的恙螨。多數(shù)恙螨幼蟲是體外寄生性的,叮咬在宿主耳窩部位,一只鼠的兩耳可達數(shù)干只。恙螨的防制是滅鼠、改變生活環(huán)境、藥物防制以及個人防護等。其中恙蟲病的病源為東方立克次體,它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帶毒幼螨選擇濕度大、皮膚薄的位置,以口器插入上皮組織,吸取組織淋巴液,同時將病原體傳播給人,病人持續(xù)高熱,并伴有淋巴結炎和暗紅色丘疹。
恙螨可引起恙螨皮炎和傳播疾病如下:
(1).恙螨皮炎(trombidosis) 由于恙螨的唾液能夠溶解宿主皮膚組織,引起局部凝固性壞死,故能出現(xiàn)皮炎反應。被叮刺處有癢感并出現(xiàn)丘疹,有時可發(fā)生繼發(fā)感染。
(2).恙蟲病(Scrub typhus) 是由感染立克次體(R.tsutsugamushi)的恙螨幼蟲叮咬人體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起病急驟、持續(xù)高熱、皮疹、皮膚受刺叮處有焦痂和潰瘍、局部或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等。當恙螨幼蟲叮刺存宿主時,將病原體吸入體內(nèi),并經(jīng)卵傳遞到下一代幼蟲,然后再通過叮刺傳給新宿主,包括人。我國大陸主要傳病媒介為地里纖恙螨,屬夏秋型。在臺灣還有紅纖恙螨。近證實江蘇北部的恙蟲病為小盾纖恙螨所傳,屬秋冬型。恙蟲病在我國主要見于東西沿海地區(qū),近年來四川、新疆、山東和安徽也有本病報告。
(3).出血熱 近年來國內(nèi)有人在小盾恙螨體內(nèi)分離到本病病毒。但許多疫區(qū)在流行季節(jié)的調(diào)查未發(fā)現(xiàn)有恙螨存在。
4.蠕 形 螨:
人體蠕形螨呈世界性分布,國外學者報告人群感染率為27%~100%。國內(nèi)人群感染也很普遍,各地的感染率在0.8%~81.0%之間。調(diào)查結果表明,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感染的年齡從4個月嬰兒至90歲老人,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男女均以30~60歲的感染率高。人體蠕形螨生活史各期的發(fā)育必須在人體上進行。毛囊蠕形螨寄生于毛囊,一個毛囊內(nèi)常有多個蟲體群居,一般6~18個,多達200個。皮脂蠕形螨常單個寄生于皮脂腺和毛囊中。我國學者觀察到毛囊蠕形螨成蟲大部分集中在毛囊口,以其顎體朝向毛囊底部,各足緊靠在毛囊上皮上;而皮脂蠕形螨的成蟲則多數(shù)集中在毛囊及皮脂腺內(nèi),其顎體朝向腺導管。兩者的卵和幼蟲都在囊內(nèi)及腺體內(nèi)。蠕形螨寄生于人體的部位主要是:額、鼻、鼻溝、頭皮、頦部、顴部和外耳道,還可寄生于頸、肩背、胸部、乳頭、大陰唇、陰莖和肛門等處,蠕形螨主要刺吸宿主細胞和取食皮脂腺分泌物,也以皮脂、角質(zhì)蛋白和細胞代謝物為食。
蠕形螨俗稱毛囊蟲,在分類上屬于真螨目(Acariforms),蠕形螨科(Demodicidae)。是一類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動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內(nèi),已知有140余種和亞種。寄生于人體的僅兩種,即毛囊蠕形(Demoder f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螨(D.brevis)。寄生人體的兩種蠕形螨形態(tài)基本相似,螨體細長呈蠕蟲狀,乳白色,半透明。成蟲體長約0.1~0.4mm,雌蟲略大于雄蟲。顎體寬短呈梯形,位于蟲體前端,螯肢1對,針狀,須肢分3節(jié)。軀體分足體和末體兩部份,在足體腹面有足4對,粗短呈芽突狀。雄螨的陽莖位于足體背面的第2對足之間,雌螨的生殖孔在腹面第4對足之間。毛囊蠕形螨較長,皮脂蠕形螨略短。
蠕形螨生活史各期均不需光,但對溫度較敏感,發(fā)育適宜的溫度為37℃,其活動力可隨溫度上升而增強,45℃是其活動高峰,54℃為致死溫度。皮脂蠕形螨的運動能力明顯比毛囊蠕形螨強,這可能與前者蟲體短小,足爪發(fā)達有關。蠕形螨對外界不良環(huán)境因素有一定的抵抗力,如在5℃時成蟲可活一周左右,而在干燥空氣中則能活1~2天。蠕形螨以夏季寄生數(shù)量多。
蠕形螨具有致病作用,屬條件致病螨。人體蠕形螨可吞食毛囊上皮細胞,引起毛囊擴張,上皮變性。蟲多時可引起角化過度或角化不全,真皮層毛細血管增生并擴張。寄生在皮脂腺的螨還可引起皮脂腺分泌阻塞。此外蟲體的代謝產(chǎn)物可引起變態(tài)反應,蟲體的進出活動可攜帶病原微生物,引起毛囊周圍細胞浸潤,以及纖維組織增生。因而臨床上可表現(xiàn)為鼻尖、鼻翼兩側、頰、須眉間等處血管擴張,患處輕度潮紅,繼而皮膚出現(xiàn)彌漫性潮紅、充血,繼發(fā)紅斑濕疹或散在針尖大小至粟粒大小紅色痤瘡狀丘疹、膿瘡、結痂及脫屑、皮膚有癢感及燒灼感。根據(jù)廣泛的調(diào)查證明,患有酒渣鼻、毛囊炎、痤瘡、脂溢性皮炎和瞼緣炎等皮膚病的患者,他們的蠕形螨寄生的感染率及感染度均顯著高于健康人及一般皮膚病人,說明蠕形螨是引起上述癥狀的病因之一。
5.疥 螨:
疥螨成蟲體近圓形或橢圓形, 背面隆起, 乳白或淺黃色。雌螨大小為0.3~0.5×0.25~0.4mm;雄螨為0.2~0.3×0.15~0.2mm。顎體短小,位于前端。螯肢如鉗狀,尖端有小齒,適於嚙食宿主皮膚的角質(zhì)層組織。無眼和氣門。軀體背面有橫形的波狀橫紋和成列的鱗片狀皮棘,軀體后半部有幾對桿狀剛毛和長鬃。腹面光滑,僅有少數(shù)剛毛和4對足。足短粗,分5節(jié),呈圓錐形。前兩對足與后兩對足之間的距離較大,足的基部有角質(zhì)內(nèi)突。雌雄螨前2對足的末端均有具長柄的爪墊,稱吸墊(ambulacra),為感覺靈敏部份;后2對足的末端雌雄不同,雌蟲均為長剛毛,而雄蟲的第4對足末端具吸墊。雌螨的產(chǎn)卵孔位于后2對足之前的中央,呈橫裂縫狀。雄螨的外生殖器位于第4對足之間略后處。兩者的肛門都位于軀體后緣正中。疥螨是一種永久性寄生螨類。它寄生于人和哺乳動物的皮膚表皮層內(nèi),引起一種有劇烈瘙癢的頑固性皮膚病,即疥瘡(scabies)。寄生于人體的疥螨為人疥螨(Sarcoptes scabiei)。
疥螨生活史分為卵、幼蟲、前若蟲、后若蟲和成蟲五個期。疥螨寄生在人體皮膚表皮角質(zhì)層間,嚙食角質(zhì)組織,并以其螯肢和足跗節(jié)末端的爪在皮下開鑿一條與體表平行而紆曲的隧道,雌蟲就在此隧道產(chǎn)卵。卵呈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殼薄,大小約80×180µm,產(chǎn)出后經(jīng)3~5天孵化為幼蟲。幼蟲足3對,2對在體前部,1對近體后端。幼蟲仍生活在原隧道中,或另鑿隧道,經(jīng)3~4天蛻皮為前若蟲。若蟲似成蟲,有足4對,前若蟲生殖器尚未顯現(xiàn),約經(jīng)2天后蛻皮成后若蟲。雌性后若蟲產(chǎn)卵孔尚未發(fā)育完全,但陰道孔已形成,可行交配。后若蟲再經(jīng)3~4天蛻皮而為成蟲。完成一代生活史需時8~17天。
疥螨一般是晚間在人體皮膚表面交配,是在雄性成蟲和雌性后若蟲進行交配。雄蟲大多在交配后不久即死亡;雌后若蟲在交配后20~30分鐘內(nèi)鉆入宿主皮內(nèi),蛻皮為雌蟲,2~3天后即在隧道內(nèi)產(chǎn)卵。每日可產(chǎn)2~4個卵,一生共可產(chǎn)卵40~50個,雌螨壽命約5~6周。
疥螨常寄生于人體皮膚較柔軟嫩薄之處,常見于指間、腕屈側、肘窩、腋窩前后、腹股溝、外生殖器、乳房下等處;在兒童則全身皮膚均可被侵犯。疥螨寄生在宿主表皮角質(zhì)層的深處,以角質(zhì)組織和淋巴液為食,并以螯肢和前跗爪挖掘,逐漸形成一條與皮膚平行的蜿蜒隧道。隧道長可達10~15mm。以雌螨所挖的隧道長,每隔一段距離有小縱向通道通至表皮。雄螨與后若蟲亦可單獨挖掘,但極短,前若蟲與幼蟲則不能挖掘隧道,只生活在雌螨所挖的隧道中。雌螨每天能挖0.5~5mm,一般不深入到角質(zhì)層的下面。交配受精后的雌螨,為活躍,每分鐘可爬行2.5cm,此時也是易感染新宿主的時期。
雌性成蟲離開宿主后的活動、壽命及感染人的能力與所處環(huán)境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有關。溫度較低,濕度較大時壽命較長,而高溫低濕則對其生存不利。雌螨適擴散的溫度為15~31℃,有效擴散時限為1~6.95天,在此時限內(nèi)活動正常并具感染能力。
疥瘡分布廣泛,遍及世界各地。疥瘡較多發(fā)生于學齡前兒童及青年集體中,但亦可發(fā)生在其他年齡組。其感染方式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如與患者握手、同床睡眠等,特別是在夜間睡眠時,疥螨在宿主皮膚上爬行和交配,傳播機會更多。疥螨離開宿主后還可生存3~10天,并仍可產(chǎn)卵和孵化,因此也可通過患者的被服、手套、鞋襪等間接傳播。公共浴室的休息更衣間是重要的社會傳播場所。
疥螨引起的主要疾病為:疥螨寄生部位的皮損為小丘疹、小皰及隧道,多為對稱分布。疥瘡丘疹淡紅色、針頭大小、可稀疏分布,中間皮膚正常;亦可密集成群,但不融合。隧道的盲端常有蟲體隱藏,呈針尖大小的灰白小點。劇烈搔癢是疥瘡突出的癥狀,引起發(fā)癢的原因是雌螨挖掘隧道時的機械性刺激及生活中產(chǎn)生的排泄物、分泌物的作用,引起的過敏反應所致。白天搔癢較輕,夜晚加劇,睡后更甚。可能是由于疥螨夜間在溫暖的被褥內(nèi)活動較強或由于晚上嚙食更強所致,故可影響睡眠。由于劇癢、搔抓,可引起繼發(fā)性感染,發(fā)生膿瘡、毛囊炎或癤腫。許多哺乳動物體上的疥螨,偶然也可感染人體,但癥狀較輕。
6.粉 螨:粉螨很小,長僅0.2-0.5mm,卵圓形,多數(shù)營自由生活。具有醫(yī)學重要性的粉螨主要有腐食酪螨(世界性頒布,孳生于面粉、花生、干酪、淀粉、蛋粉、椰子粉等食品中)、粗腳粉螨(孳生于谷物、面粉、干果中)、乳果螨(孳生于含糖分較多的貯藏食品中)、家甘螨(世界性分布,孳生于面粉、小麥、煙草、干酪、火腿等食品中)等。以上螨類能引起螨性皮炎、腸螨癥、肺螨癥和螨性過敏等,影響人類健康的有關粉螨約10多種。粉螨生活史分為卵、幼蟲、第一若蟲、第二若蟲(休眠期)、第三若蟲和成蟲2六個時期。粉螨的防制重要的是在倉庫中進行,保持食品干燥,必要時可使用安全的殺蟲藥物。
三、關于室內(nèi)環(huán)境中螨蟲的研究
眾所周知,即使在正常生活條件下(室溫和濕度),通常清潔的家用紡織品上是塵螨理想的棲身場所。家用紡織品如床上用品,通常是在室溫下洗滌,是不能完全洗清潔的,而鋪地織物和家具布又通常用家用吸塵器清掃的,以致它們上面殘存微生物可以很快恢復到巨大的密度。在溫暖而濕潤的室內(nèi)環(huán)境里,為微生物和塵螨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迅速繁殖條件。與此同時,過敏物的濃度也急劇地增加,以致環(huán)境衛(wèi)生惡化,以及由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產(chǎn)生不良的氣體和霉斑。特別是公共場所的鋪地紡織品,如旅館、哺乳室和醫(yī)療診所通常是傳染病的源頭。
日本是一個潮濕的島國,螨蟲的危害更為嚴重。在我國生產(chǎn)的防螨紡織品中約有50%是出口日本的。因此,有必要重點介紹一下日本關于螨蟲的研究狀況。在普通家庭中檢出的螨蟲種類,據(jù)日本40戶住宅的調(diào)查結果約有100種之多,其中檢出率高的螨蟲有40種,而固有的螨蟲超過10種。近年來,在檢出的螨蟲中,以塵螨、室內(nèi)甲螨和爪螨三種為多;其次,按附線螨、粉螨、肉螨順序增多。家庭中檢出率高的螨蟲種類及其危害性如表1所示;
表1日本普通家庭內(nèi)檢出的螨類及其危害
日本室內(nèi)塵螨類中以粉蛛螨、園蛛螨兩者約占室內(nèi)塵埃中螨類的60-90%。室內(nèi)塵埃中檢出有刺蚊性的爪螨類,以粗足螨、細足螨、桑巨螨、黽甲爪螨為多約占50%。其它尚有虱螨、扁螨、毛刺皮螨等,但檢出率很低。刺蛟性螨蟲引起的危害,視刺癢程度,會引起出疹、皮炎、刺咬的紅癥。
亞目名 |
種類 |
主要生活場所 |
蟲害 |
蟲的形態(tài) |
無氣門亞目 |
(塵螨科)
粉蛛螨
園蛛螨
室內(nèi)塵埃螨 |
多數(shù)自由生活在室內(nèi)塵埃中,在草墊、地毯、床上用品類、衣類、布制玩具等室塵中生活(對濕度的適應性大) |
變應性支氣喘、氣管炎、鼻炎、皮炎、眼變應性 |
成蟲體長約0.4
mm,呈乳白色,腹部后方有二對剛毛 |
曾通谷螨 |
生活在草墊和貯藏食品中(溫濕度的適應范圍小,濕度大于80%時大量產(chǎn)生) |
皮炎、不適感、食品質(zhì)量變質(zhì) |
成蟲體長0.4mm,體表面有多數(shù)長剛毛 |
|
前氣門亞目 |
(爪螨類)
螻蛄卡羅普西斯
粗足蠅
南足螨 |
草墊、地毯等(容易發(fā)生在房屋建筑后2-3年的住宅內(nèi)) |
刺咬使皮膚呈紅色伴隨刺癢而發(fā)疹
|
|
|